取保候审后翻供,风险很大
在刑事案件中,有时候为了尽快获得取保候审,一些嫌疑人可能会选择主动认罪。他们觉得,这样一来,既能展现良好的认罪态度,又能争取到暂时的自由。但是,等案件到了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这些人又想着改变之前的笔录,说自己当初是被骗的、不知情的,甚至说公安人员诱供。这样的做法,真的可行吗?
首先,咱们得明白,司法机关办案,可不是光听嫌疑人的一面之词。他们会仔细核对嫌疑人的供述,看看前后是不是一致,说得合不合理。同时,还得结合其他证据,比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一起来判断案件的真相。
所以,如果嫌疑人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就单方面改变之前的供述,司法机关很容易就会发现不对劲,然后深入调查。这样一来,嫌疑人原本想通过认罪获得的好处,可能就全没了,甚至还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有些人可能觉得,翻供就像是赌博,赌的是司法机关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会相信自己的新说法,然后撤销或减轻指控。但实际上,这种赌博的风险非常高。司法机关办案经验丰富,他们不会轻易被表面的言辞迷惑,而是会深入调查,找出真相。
一旦嫌疑人选择翻供,而司法机关又发现其供述存在矛盾或不合理之处,那案件的处理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检察院可能会要求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核实翻供的真实性。如果检察院觉得翻供没道理,或者跟其他证据不符,那他们可能会维持原来的指控,甚至更加怀疑嫌疑人。
更严重的是,即使没有嫌疑人的供述,如果其他证据已经足够充分,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嫌疑人的犯罪事实,那法院还是可以依法作出有罪判决。这时候,嫌疑人之前自首、认罪认罚等情节,不仅不会帮他们减轻处罚,反而可能因为翻供而被视为认罪态度不好,从而在量刑时考虑得更重。
那么,嫌疑人如果真的觉得之前是被诱供、被骗的,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合法途径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或辩护。比如,可以请专业律师帮忙,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说明之前供述的不合理之处。这样,才能在法律框架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期间及之后的任何阶段,嫌疑人都应该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不要想着通过翻供来逃避责任,因为这样做不仅风险高,而且很可能适得其反。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文化不高,不懂法律,所以容易犯错。但实际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文化高低,都要遵守法律。如果不懂法律,可以请律师帮忙,或者向司法机关咨询。千万不要因为不懂法律而做出违法的行为。
最后,要强调的是,法律的尊严和公正不容践踏。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制裁。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守法律,做一个守法公民。
总结一下,取保候审后翻供风险非常大。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支持翻供的说法,很可能会让案件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建议大家在取保候审期间及之后的任何阶段都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果确实存在被诱供、被骗等情形也应该通过合法途径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或辩护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翻供来逃避责任。